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宋代的大诗人陆游说:成为一个画家需具备怎样的综合修养素质

时间:2019-03-02 09:47:28    来源:中国新闻热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宋代的大诗人陆游曾写过两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你果真要学习写诗,功夫不光要下在诗的写作上,诗外功更是一种功夫。中国画同样也强调画家的画外功即综合修养和画外素质。画家的画外功起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读书,注重文化修养。

 

     读书是为了提高画家的文化修养和理论水平。唐代大诗人杜甫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中国画来说也是如此。

 

     历代的大画家都将读书当做绘画的重要功夫之一,甚至认为读书是第一要素。

 

     现代画家张大千说要去俗气,除野气,有逸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还是读书。齐白石则说书不可一日不读。明代的王绂写道:“要腹有百十卷书,俾落笔免尘俗耳。”就是说如果掌握了大量的书中的知识,就可以使笔下的画不俗了。明代的李日华也说:“绘画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何患不臻妙境?”他认为读书与画出好画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历史上许多大画家本身又是大学问家,他们不仅画得好,文章学问也做得好,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他们有着深厚的学养,他们的画才更胜一筹,如王维、苏轼、郭熙、董源、赵孟澹、倪瓒、唐寅、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金农、赵之谦、郑板桥、吴昌硕等都是在当时兼具学者或才子的美誉的。善读书,通过对书中精义的融会贯通,即能增添观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深度,继而在绘画创作中表现出来。

读万卷书,成为中国画画家一个重要修养。

 

     二、文学修养,是画家格调高低的重要标志。


 

      宋代邓椿在《画继》中写道:“画者,文之极也。”即认为画是文的最极致的表现,他还认为画家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作画才能超出一般的层次,才有较高的欣赏品评眼光。历史上有许多中国画画家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刘泮峒《凌霄花》

 

     而中国画本身又特别强调诗意,例如苏轼评价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评他的诗是诗中有画。所以诗词方面的修养对于中国画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是必备的一门功夫。所以说画家本色是诗人。作为中国画画家要想做到“聪明日生,笔墨日灵”,即更加耳聪目明,笔墨更有灵气,必须“句诂字训,朝览夕诵”,即逐字逐句地推敲,早晚读书诵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水平。

 

     张隆美籍华人艺术家,1961年出生于成都,后随父母迁至昆明。1984年,他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择优录取。

 

     1985年暑假,张隆作为发起人,邀请了毛旭辉、张晓刚、潘德海等艺术家在上海-南京举办了“新具象”画展,成了85新潮美术早期的标志性画展。次年,在“新具象”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西南艺术研究群体”,张隆是该组织在上海方面的活动筹办者。他在上海美术馆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新具象幻灯讨论会”,并应邀巡回参加第一届北大艺术节。1986年年底,张隆刊登于《中国美术报》头版头条文章《“理性绘画”小议》,开启了85新潮去中心化的理论导向。

 

     张隆的艺术作品和笔记分别收录于张蔷的《绘画新潮》(1988)、高名潞主编的《’85美术运动》和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等中国当代艺术重要著作中。

 

     1987年,张隆参加了中国首届油画展,他的《伍佰个世纪的舞蹈》在展览中获得好评。

     1988年后,张隆在上海成了职业艺术家。他的作品得到了吴亮、朱大可、张献、邵琦等评论家的认可和推介,他的藏家包括张颂仁在内的多位对中国当代艺术形成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的收藏家。

     1990年,张隆接受法国艺术家联合会(SPADEM)邀请,成为其会员,他的作品也开始引起了国际当代艺术界的关注。当年他参与了日本名古屋中华画廊展,次年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太平洋画廊展。

     1991年年底,张隆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地举办了首次个展。这次展览得到了海内外媒体包括《明报》(香港)、《艺术家》(台湾)、《艺坛》(台湾)的关注。个展的最后一天,张隆策划了极具先锋性和时代性的“苹果阐释”行为艺术,被《艺术家》评选为年度优秀作品。

     1993年张隆在上海商城西峰公寓美国中心举办了“个人告别展”,协办方为美国惠普和苹果电脑联合办事处。展后,张隆便到美国继续创作。

     1997年,张隆通过美华艺术协会在纽约百老汇459画廊成功举办了个展,得到了《世界时报》的好评。

     1998年,张隆搬迁至加州,在洛杉矶帕基(Pagen)又举办了一次个展。后来他在好莱坞电影工作室参与舞台美术设计,参与协助了诸如伍迪•艾伦等知名导演的电影场景设计。

     2001年,张隆成为加州圣迪安哥海豹画廊(Figi)的签约艺术家,并参加了全美艺术博览会。

     后来他连续参加了达拉斯艺术博览会(2002)、芝加哥艺术博览会(2003)、波士顿艺术博览会(2005)、洛杉矶的纽约艺术博览会(2007)。

     2012年,张隆在杭州建立了工作室,开始了新系列的创作。

     20162018年,他的作品先后在京都美术馆、上海明圆美术馆和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等世界公众美术展览机构展出。

     他的“狂墨”和“当代青铜器”系列得到了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收藏。

 

 

     三、书画同源,书法水平与绘画水平珠联璧合。

 

     中国书法与中国画虽然是各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艺术,但又互相影响,息息相关,是中国艺术中血缘最近的孪生姐妹。

 

     苏联学者叶?查瓦茨卡娅在《中国古代绘画美学问题》中写道:中国古代绘画与书法的渊源,并不限于绘画技法对于书法用笔的遵循和依存关系。绘画的造型形式与书法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本质的、天然的一致性。在所有的原始文化中,“书”与“画”曾经是同义词。就是书画同源,文字书写同绘画在远古是交织在一起的。

 

     唐宋以后,书与画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一方面是书法和绘画笔法的相掺,达到了相映生辉,相互提高的效果。相传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的线条,与张旭的狂草线条十分相似。另一方面大画家往往又是大书家,并称书画大家。例如苏轼喜作枯木竹石,是文人画的肇始,但他又擅写一笔好字,是书坛“宋四家”之首,而且他的字中还很有些画意。相传有一天他和他的朋友黄庭坚(也是一位大文学家和大书法家),在一起品评对方的书法,苏轼对黄庭坚说:你的字太瘦了,就好像是干树枝上挂蛇。黄庭坚也不客气地说:你的字太肥了,就好像是大石头底下压了一个大蛤蟆。两人相视大笑。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可知字也有画意形象的。

四尺竖幅山水画《酒客图》

 

 

     另外,米芾除了创立米家山水,还是“米体”书法的创始人;赵孟兆除了画名盖世,还是“赵体”书法的创始人。他们都是文入画的宗师和杰出代表,他们的书画双绝无疑使此后的文人画已无法离开书法独立存在了。

 

     除了赵孟顺在诗作中提出书画相通的理论外,元代的柯九思电说:“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明代的董其昌提出:“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上气。”这种将书法的技法引入画法的做法,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画家具有书法家的素质也是文人画家气质的一部分。

 

     元明以降,书画同臻妙境的不胜枚举,吴镇、倪瓒、文征明、祝允明、唐寅、石涛、八大山人、金农、郑板桥、李鲜、高风翰、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干、徐悲鸿、李可染……都是书…艺术集于一身,竞相伯仲。

 

     书画艺术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文化心理和性格,二者不相脱离。这也是中国画与西画的不同之处。苏轼在论学书之道时曾说:须识见、学养、功力,三者缺一不可。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到学画之道上。

读书、文学、书法是中国画画家综合修养中最为显著的三个部分。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