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资讯 > 财经股市>正文

理解国际教育 应止于热衷“刷成绩”

时间:2015-12-22 13:04:15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刚过去不久的十月份,雅思、SSAT两个留学考试机构相继宣布取消中国学生成绩,让热衷于留学的家长和学生们一头雾水,也引发了教育界对“留学热”和国际教育的激烈讨论。

  中国学生怎么了?有专家认为,成绩之所以被取消,是因为中国学生中的高分现象过于普遍,由此产生了信任危机。但是,中国学生擅长考试的名声由来已久,仅凭高分现象普遍就推测中国学生作弊实在是有失公允。虽然取消成绩的原因尚未明确,但是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意外”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国际化教育,高分就够了吗?

  注意综合教育

  有专家特别分析了被美国排名前50名的大学录取学生的简历,发现美国名校虽然也偏爱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是相比较之下,他们更看重是学生丰富的课外活动背景、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去年年初,一位杭州高三男生居然在雅思成绩未达到牛津大学标准的情况下直接被预录取,就连当事人深感意外。原来,令他脱颖而出的并不是夺目的成绩单,而是他在面试中展现出的综合素质。他提到面试时面试官并不关心他回答问题的最终答案,更关心的是他在每个步骤后,心里所思考的内容。他的成绩并不属于佼佼者中最亮眼的,但他坚毅的个性,明确的目标,以及积极主动拓展学习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个性,展现出了更难为可贵的品质。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确能够让孩子“走向国际”,但要被国际顶尖学府认可,考好雅思、托福等考试并不是绝对因素。想要培养出国际化人才,必须要理解国际教育的真谛。

  作为欧洲历史上主要的强国,英式教育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而具有悠久历史的英国公学更被称作“教育的活化石”。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公学毕业的学生占据了牛津、剑桥两所世界知名大学50%的名额。而在英国,又因只有像公学一样少有的私立寄宿学校才能接受来自海外的学生,因此在培养世界优秀人才方面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英国传统四大公学之一的惠灵顿公学,以悠久的文化、顶尖的教学质量和独特的教学理念闻名。在这里,学校的老师们不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业成功,更注重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提供综合教育,并将教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英国惠灵顿公学以其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结合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心理学、教育学教授霍德华·加纳德先生提出的“多元智能教育”,进一步完善出一套创新理论与教育方法,被称为“八大智能”教育模式(the Eight Aptitudes)。“八大智能”分为四组能力。第一组是传统的语言和逻辑能力,这组智能赋予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智慧。第二组是人际和自我认知能力。它是指与人合作,激发他人才能的智能。第三组是文化和体育。培养这两种能力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最后一组是道德和精神,前者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在道德良好的环境里,后者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世界的庄严和美好,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力,了解我们生命的深度和意义。在惠灵顿,孩子们通常不会被笼统地称赞有多聪明,而是被评估在八大智能领域的哪几方面更有天赋或表现卓越。

  培养绅士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教育培养绅士的任务是由公学来完成,并且完成得相当出色。惠灵顿公学的校长塞尔顿先生认为:“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太过重视那些有形的东西,却忽略了一些无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我们一生的东西。”惠灵顿公学的传统教育理念则非常明确地指出他们的教育在于气质的传递,也就是惠灵顿教育理念中的价值观,这其中包括:胆识、诚实、尊重、仁慈和责任。一位将两个儿子送去英国读公学的中国母亲曾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英国公学的魅力不仅在于把孩子培养成“谦谦君子”,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一种社会责任感。

  今天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涌入英国公学的同时,英国的公学开始也走出英国本土。近几年,哈罗公学、惠灵顿公学都在中国开设了国际学校。离开英国本土,学校招收的学生背景更加多元化,这些客观因素也无疑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教育环境。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和天津惠灵顿国际学校经常会组办国际交流活动。自入驻中国以来,惠灵顿接待了50多位来自英国的贵宾。他们来到惠灵顿中国,走到学生的课堂中,细致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共同进步。英国惠灵顿公学的老师也会定期来到中国交流,各年龄段的惠灵顿校友、英国惠灵顿学生家长都对学校进行了不定期访问。来自惠灵顿大家庭的学生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开阔视野。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教育者有开阔的心胸和广泛的见识,如果能够摆脱考试、分数的束缚,去自由地追求学识、品质、见识,综合培养全方位的素质,才能真正传递国际化教育的精髓和本质。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